首页校务通知学校概况教师队伍教育科研对外交流德育园地家校之窗校本课程学生空间图片专栏办公信息新生报名
教育科研
 科研活动 
 学术交流 
 
科研活动
您的位置: 首页>教育科研>科研活动>正文

不忘来时路 始知归何处

作者:朱新翠  时间:[2017-10-19]  来源:教科室

 

因为孔子,曲阜成了一座有文化的城,安静祥和,连街道人家的墙壁都洋溢着文化。

我有幸在曲阜学习了两天,不仅有专业的提升,也看见了曲阜这座城的日常,这里的人,这里的树,呼吸了这里的古老。

·人

一下车,便和《论语》来了个拥抱,“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文化依然这么浓厚。或许,这才是这座城的态度,过往迎来皆是朋客,说,是最大的欢迎。

这里的街道很安静,人们悠闲的喝着茶,城墙脚下,溜溜鸟,玩玩纸牌,再或者,着中式麻褂,沿着城河,背着手悠悠散步。走在这里,不自觉就慢了下来。那些上班的人,或是自行车,或是电车,却不见谁是匆匆的。孔子文化,浸染了这里的水土,滋养了这些人。

·文

这里的人,很幸福。幸福的是,身处文化福地。

这里的学生,很幸运。幸运的是,可以有这样的机缘跟着名师上课,领略他们的人格魅力。

10月14日,为期两天的语文作文教学与课程专业化建构研讨会在曲阜实验中学进行。四位专家在此对作文教学做了深入解读。

 

胡明道老师首先上了一堂精彩的汇报课《巧用材料,快乐作文》,这堂课,解决了学生的写作不知道写什么的难题,也给参会的老师们指出了方向。课后,胡老师又做了《作文课堂教学化策略思考》的报告。

报告会上,胡老师首先对作文课堂教学化进行概念解说,在此基础上明确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21世纪需要的是“全人”为了适应时代要求,也是为了与世界的沟通交流无障碍,我们语文更要重视“核心素养”的问题。这不仅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在落实中央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需要,更是我们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们平日的教学三维目标将学习的过程与成人的过程分开操作,存在很大的空洞和不完全操作性,对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很多老师在解读的时候只是简单的贴标签,并未真正的建构。三个维度过于“高大”,为了让其落地,因此,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中关于“学会学习”中指出,要让学生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加强信息意识;在“健康生活”中提出珍惜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的目标。

这些在作文中均有体现。语文作文教学,最重要的特征是人本性,和真情性。作文教学还要重视写作的系列化和阶段性。同样的漫画作文,不同阶段的学生写作有不同的阶段要求。

对于初一的学生,要学会找出漫画中人、物、景,学会编故事。这是针对学生的语言的训练,学生行动要有始有终。对于初二的学生,就要提出细找漫画人物景,巧编故事,并且要做到不直平叙述,要增加故事的波折起伏,让故事妙起来。可是初三的学生就不能简单停留在编写巧妙的故事了,他们要细找出画中的人物景,能简述故事,有条理的分析故事,透过画面,讨论生活。写作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因此,他们要分析,要学会思辨。

下午,是黄厚江老师的《写出内心感受和认识的变化》,这节课,感触良多啊。

黄老师,一上来就明确本节课课题及性质,很是利落。而我们大多数时候,总是在饶了一大圈之后,活跃氛围之后,才始出来。这一点,黄老师做的很好。接着,板前板书,“我最喜欢……”让学生自由填空,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但这些孩子不大开口,但是,黄老师并不着急,慢慢的引导,从开始的思路单一,到最后“夏天/世界”等这样的回答出来,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解放了学生狭窄的想象空间。他这样层层深入的谈话,让更多的学生走了进来。之后,黄老师变换题目“我曾喜欢……”让学生注意到情感的变化以及明白写作主体的转化,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明确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口头创作。并且解决了很多学生中途换题目或是更换内容的问题,避免了学生踏入写作的误区。在此,黄厚江老师又提出,写作,不要停留在写外在的原因,要写自己内心的想法,要深化对内容对象的认识,这样写出的作文才会更有深度和广度。

 

 

黄老师接地气的语言和细谨的方法指导,让这堂课充满了灵性。

其实,写作课,并不是谁都可以上的好的,它非常要求老师的阅历、资历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黄老师是一位非常有追求的老师,从他的口语化的教学和接地气的表述以及高屋建瓴的指导上,都可见黄老师的魅力。

教好作文,不是断而无章的教学,听了这些名师解读之后,更深刻的认识到,写作,要以系列化,才见真知。比如,黄厚江老师的“本色语文共生写作”,再如程翔老师的“程序化写作”。

黄厚江老师的本色语文,其的核心是: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他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定位是:中学生写作的基本性质是指令性写作,中学作文教学的课程价值是培养学生的公民写作素养,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常见文体的写作。基本策略有:自由作文和指令式训练“双线互补”,建立写作能力培养的健康环境,作文教学能够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

共生教学是实现本色语文教学主张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机制。所谓语文共生教学,就是运用共生理论促进语文教学中各种矛盾之间的协调和共生,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

共生写作的路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师生之间的共生写作。即以教师的写作体验、写作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写作激情,引导学生的写作。一种是生生之间的写作共生。即通过同学之间写作体验的互相交流,促进写作欲望和写作激情的形成,优化写作过程。

共生写作教学有主体共生、原点共生、指向共生三个基本范式。有十五种基本课型,即:师生共生、生生共生、他者共生、主客共生、自我共生;素材共生、构思共生、作品共生、体验共生、话题共生;理念共生、立意共生、思路共生、结构共生、多向共生。

共生写作使作文教学真正实现师生两个主体的融合。它把结论式的作文教学变成过程化的作文教学。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结论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它缺少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过程”理念,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作文教学的结论化则更为严重。我们很多老师的作文指导就是教给写作知识,甚至没有什么方法。所谓作文批改和作文评讲就是给学生的作文下一个结论。而共生写作,更关注写作过程的互相激活,写作体验的互相交流,写作经验的共享。不仅突出了写作过程,丰富了写作过程,而且使学生享受写作过程。这对于改善学生的写作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程翔老师提出的程序化写作细致完整的将写作编成一条链条。

他的《程序化写作——捕捉动情点》让我深受感动。

 

他紧紧抓住学生分享出的一件事,首先回答有无感动的问题。抓住感动,分析细节,是真感动还是假感动,找出感动点,在这环节中,直观的指出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为什么写不出好的文章”,很多时候学生找不出感动,为什么感动,只是把事情叙述一遍,并不能写出感动。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只能是平平的事情的直白。程老师带领大家分步去挖掘感动,“爷爷他做了哪些动作让你感动?”“哪些话让你感动?”分析爷爷的做法,在学生讨论中,明白了感动我们的是什么。有了感动可写。

程老师很强调写作要写的是生活中的事情,但不完全复制生活,写作要高于生活,体现教学中的教育性。写作要有教育意义!就像我们选的课文,能选入课本的,都是对中学生立德树人有着教育意义的文章。同样,我们的写作也是一样的。一篇好的文章,要对读者有个正确价值的导向作用。所以,我们在分析人物的时候,要全面的分析,并指出有价值的点。同样,在写作选材的同时,要明确什么材料可写,什么不可用。

然后,分析感动的外在表现和内在表现。

这些内在外在的表现,是一种状态,把这个状态写出来,就是——描写。在明白感动细节之后,让学生现场口头作文,写感动后的表现。从内心的活动到外在的动作和神态,细致到感动后的呼吸,这样的细节。

接下来,学生讨论作文的最后一部分,该写些什么。学生的机智回答,让课堂氛围热烈起来。师生、生生对话自然,水到渠成。

很多时候,学生的写作就止于感动,带着感动的泪水,结束了文章。但这样的感动只是作者自己的感动,并没有深刻到让读者去领悟。所以,这样的作文只能是普通作文。深刻的作文,在感动之后,会有一个反思的过程,表现作者个体体验和感受。这一部分,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去处理,更好。

在作业布置的环节中,程老师并没有安排完整的作文写作,而是针对部分进行片段写作,他讲了一则小材料,针对这个小故事中“我”感动了,写第三部分的反思过程,用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

整堂课下来,我是一直在震撼之后,久久回味。

听了这些专家解读,似乎,写作并不是那么雾里看花,遥不可及了。这也许就是专家的魅力,让令人生畏的写作变得这么生动活泼有趣。

曲阜之行,果不虚此行。

 

 

上一条:同根同心同发展 互帮互助互学习

下一条: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总结

关闭窗口

山大附中实验学校  地址: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复兴大道3999号
        办公
电话:0530-2202777   招生电话:0530-2298289   信箱:sdfzsyxxbgs@163.com
ICP备案号:鲁ICP备05046216